外墙变形缝施工技术难点
(1) 由于变形缝盖板断面的转折角多,给制作成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。
(2)为了提高观感质量,将以往竖向上盖板压下盖板的搭接形式,改为对缝、平接的方式,是施工技术难点之一。
(3)竖向盖板与平面盖板的连接方式,也是施工技术难点之一。
(4)由于耐候硅酮胶不能与酚醛保温板紧密结合,需沿43.5m高度竖向粘贴PVC阳角条,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,又是施工技术难点之一。
外墙变形缝施工工艺原理
采用两边固定在墙体缝口正面,用滑杆移动来确保中心板自由伸缩移动,在外墙伸缩缝中被广泛使用。外墙变形缝盖板型EM可在75-500mm的缝宽使用,也可根据需要定制产品,联华公司还有多种规格基座可供选择(普通型、嵌胶条型、加高加厚型),充分满足广大建设施工需要,变形缝盖板颜色可定制喷涂,喷涂工艺可选粉末或氟碳,铝合金外墙变形缝盖板厚度有1mm-4mm可供选用。本工艺特点:(1) 操作方法简便,切合实际,可操作性强,施工速度快;(2) 伸缩效果好,与传统镀锌板折弯加工相比使用寿命大大的延长;(3) 质量易保证,观感效果好。能够完美地体现出固定牢靠、功能正常、表面平整、竖向垂直、接缝严密等使用价值与观感效果。
图1 外墙变形缝做法示意图(一)(单位:mm)
图2 外墙变形缝做法示意图(二)(单位:mm)
图3 外墙变形缝做法示意图(三)(单位:mm)
外墙变形缝的设置方法
1、外墙变形缝设置
(1)双墙做法
即缝两侧均为承重墙,其基础做法又分为二种情况:首先,采用偏心式基础。这种方式多用于一般荷载较轻、层数不高的砖混结构中,它要求地基土承载力比较高,这样基础断面尺寸不很大,基础适度的偏心不致影响整个结构。在保证缝宽尺寸的情况下,低层部分基础偏心层可能大一些,因为它的基础断面尺寸相对要小一些,使两侧基础偏心都较合理可行。
(2)墩式基础
这种做法必须设置基础梁,采用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比较复杂。首先要把基础粱的位置、跨数、跨度确定下来,然后根据墙体能下来的荷载把梁的弯矩、剪力计算出来,再根据剪力的大小(支座处)与地基土承载力来确定各个墩的尺寸,墩与墩之间应完全分开,如果有必要各墩还应配筋。这种方法多用于偏心基础不能满足的砖混结构和一边砖混,一边为框架的混合结构形式。
(3)悬挑做法
要求沉降缝一侧纵墙端部为悬挑基础,纵墙端部没有承重横墙,这种方式灵活性大、结构布置比较简单,适用于各种地基情况,但建筑构造处理比较复杂,它需在悬挑端设置轻质隔墙来减轻自重。实际上我们也可把悬挑基础做成悬挑梁,与墩式基础结合起来用,这样纵墙端部也可以是承重墙,它能更好地满足建筑物构造要求。
(4)简支做法
即将两个独立单元建筑拉开一段距离,利用简支构件联结两边,来满足沉降要求。联华变形缝厂家推荐这种方式适用于在两个建筑物间做连廊 设计、施工均比较简单易行。
(5)钢筋混凝土后浇带
这是近年在本地区应用于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的建筑中,后浇带就是在主楼(高层)与附房(低层)间在低层部位人为地留出一道800~1000mm宽的缝,待主楼的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,主楼处沉降已基本完成,方可将后浇带用高一级标号的混凝土浇筑。主楼越高,沉降完成的越好,越宜采用后浇带。
做后浇带的前提必须是项目所在地地基土的承载力比较高,压缩率比较小。后浇带应设置在粱或板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都较小的部位,尤其是梁,必须以梁为主要因素来考虑。后绕带的具体位置还应结合具体工程来定。
文章来源:建筑变形缝,伸缩缝|加工厂|铠装缝|批发|价格,施工|图集|规范|做法,苏州联贯|变形缝|生产|厂家-常熟市古里镇白茆联贯建筑变形缝装置厂